标准化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化活动> 宣贯实施

《基于图像识别的小麦不完善粒快检检测仪》团体标准解读

2024年11月24日

一、标准基本情况

本标准确立了基于图像识别的小麦不完善粒快速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并规定了产品型号、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快速检测小麦不完善粒指标的仪器设备。

二、标准起草单位

安徽高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大学、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今麦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省粮油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山东省粮油检测中心、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辽宁中储粮粮油质监中心有限公司、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苏州市粮油质量监测所、南阳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粮油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三、制定标准的目的、意义及标准应用情况

3.1 标准的制定目的和意义

为规范与促进小麦不完善粒快速检测仪器的推广应用,促进小麦质检行业技术进步,制订了中国粮油学会团体标准《基于图像识别的小麦不完善粒快速检测仪》,标准的发布实施可以更好地保障种粮农民和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的双方利益,同时贯彻优粮优购、优粮优价原则,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3.2 标准推广应用情况及取得的社会、经济效果

目前我国在小麦质量指标检测中,不完善粒检测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检测,检测结果主观、重复性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着力提升粮食、能源、金融等领域安全发展能力”,要求“有效降低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环节损耗,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小麦不完善粒快速检测仪将会大幅提升收储效率,降低检验时间,从而减少忙时车辆等候的时间,降低收储培训成本等。通过基于图像识别的小麦不完善粒快速检测仪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促进粮食按不同品质进行分仓存储,提升整体品质。另外,该标准的推广应用可提升原粮质检的无人化和标准化,规避“人情粮”“舞弊粮”等现象,提高质检效率,降低人员投入成本和隐性成本,并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粮食质检领域的实际应用。目前执行此标准的谷物品质分析仪等设备在全国已有200余台在客户现场应用,应用对象包括金沙河、今麦郎、古井、五粮液、中粮、中储粮等头部企业。


图片1.png

企业官网中产品宣传页面体现执行了该标准


图片2.png

产品宣传册体现了执行该标准


图片3.png

设备在河南省粮油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应用现场


图片4(1).png

设备在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应用现场


图片5.png

设备在河北华龙农庄面粉有限公司(今麦郎)应用现场


四、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1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图像识别的小麦不完善粒快速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工作原理、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快速检测小麦不完善粒指标的仪器设备。

4.2 术语和定义主要包括基于图像识别的小麦不完善粒快速检测仪、准确度、重复性、台间差和回收率。

4.3 工作原理为通过光学设备采集送入检测设备中规定质量的小麦籽粒样本,经过图像分割、识别和神经网络分类后,计算出小麦籽粒样本的不完善粒数值和比例,通过显示装置或打印装置输出计算结果。

4.4 产品型号由专业代号、类别代号、型式代号、主要规格和改进设计序号组成。

4.5 技术要求包括一般要求、性能和功能要求、机械要求、电气要求和安全要求。

4.6 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条件和要求、一般要求测试、性能和功能测试、机械要求测试、电气要求测试和安全要求测试。

4.7 检验规则包括检验分类、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及判定规则。

4.8 提出了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方面的要求。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3号院3号楼2层
联系电话:010-68357560 010-68357511
版权所有:中国粮油学会 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012003191号
请选择
免费
月付费
季付费
年付费